
糖尿病
糖尿病初期沒有症狀,一旦產生不舒服,通常已經罹病5到10年。典型臨床症狀為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輕。其他可能的表現還包含:傷口不易癒合或反覆感染、容易疲倦、視力模糊等。糖尿病最讓醫師頭痛的是各種併發症,包含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病變、腎病變、眼底病變,造成的併發症往往不可逆,是最甜蜜的殺手。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年紀超過60歲、肥胖、缺乏運動、懷孕期間曾經有高血糖病史的婦女,都建議定期做血糖篩檢喔!

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血壓高於正常的慢性疾病。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擠壓入動脈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時,血管內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正常的血壓,可以把血液灌入動脈,將氧氣和營養輸送到全身。但如果血壓上升並持續處於高壓狀態,便可能引起併發症,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衰竭、視網膜出血甚至死亡。
高血壓是隱形的殺手,初期沒有症狀,只能靠量血壓診斷。而一天之中的血壓並不固定,包括情緒、姿勢、活動、睡眠及環境等,都能引起血壓波動。但如果收縮壓持續大於或等於130毫米水銀柱(mmHg),或舒張壓持續大於或等於80毫米水銀柱,就可診斷為高血壓。若收縮壓處於120至129毫米水銀柱之間,則屬於高血壓前期。
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改善血壓的第一步,量血壓是最簡單且非侵入性的健康檢查,建議有三高家族史、熬夜、作息不正常、肥胖、抽菸、飲酒習慣的人,一定要記得量血壓喔!

高血脂
高血脂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指的是血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高血脂初期沒有症狀,但長期會引起血管壁及器官的病變,引起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除了家族遺傳外,大多跟飲食及生活習慣有關,因此如果常常暴飲暴食,耗油炸或高熱量的飲食、過量喝酒、缺乏運動的人,一定要記得定期健康檢查。

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機能異常是指血中甲狀腺荷爾蒙濃度高於或者低於正常範圍,病人可以有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或大小正常。有甲狀腺腫大的病人,甲狀腺機能可以是高、正常或低,換句話說,甲狀腺有沒有腫大和甲狀腺機能有沒有異常是兩回事。
甲狀腺腫瘤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約佔所有頸部腫瘤的一半,大部份的甲狀腺疾病以甲狀腺腫大來表現,大致上可區分成瀰漫性和結節性腫大,瀰漫性甲狀腺腫的疾病大多為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結節性甲狀腺腫可能的疾病有囊腫、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
大部份的結節性甲狀腺腫瘤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而大部分的甲狀腺腫瘤沒有症狀,也無法以外觀辨識。因此,如果有家族甲狀腺病史,健康檢查時可以請醫師篩檢甲狀腺機能及甲狀腺超音波。

青春痘
細菌增生和發炎、荷爾蒙波動、皮脂腺分泌增加、毛孔堵塞、作息不正常、壓力、飲食甚至是藥物都會導致青春痘的形成。
青春痘最怕的是留痘疤,因此在早期剛長痘痘的發炎期能即早殺菌消炎,讓發炎期縮短是減少痘疤形成的第一步。
依照醫師指示開立的口服藥、外用藥、清潔、保濕、防曬,勿擠痘痘是非常重要的。各種酸類的藥膏也需要正確使用才能達到療效,減少過敏的情形發生。

皮膚病
癢、過敏、濕疹、蕁麻疹,每個人都一定發生過,病況可大可小,當癢感上身,愈抓只會愈癢,造成全身型過敏反應。
免疫力下降或糖尿病患者感染黴菌的機會上升,需要正確的殺黴菌藥物合併保持乾爽才能治癒。
傳染性的水痘、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病毒疣都是不同的病毒感染,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與冷凍治療,可以縮短疾病療程。

異位性皮膚炎
不論是幼兒期或是成人期的異位性皮膚炎,在健保藥物使用上都脫離不了類固醇,然而類固醇不適宜長期依賴它,會讓皮膚變薄增加皮下出血機會。因此如何減少及正確使用類固醇、如何增加皮膚屏障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斑
斑一定是黑的嗎?
醫學名詞的「白斑、汗斑、肝斑、老人斑⋯」的成因和治療完全不一樣,需要醫師診視後給予治療建議。
甚至進一步雷射能改善黑色素的困擾。

體重管理
肥胖是百病之母,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腸胃疾病、關節退化、甚至憂鬱、不孕、癌症都與肥胖有關。
每個人都知道要少吃多運動,但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瘦不下來呢?沒關係,我們有專業的醫療團隊,提供客製化的體重管理,幫助您健康無負擔的瘦身、增肌、體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