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鹿法律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推薦,高雄律師事務所推薦

【1次就中獎?人妻開心秀超音波照 老公氣炸「沒嘿咻」揪出小王】
2025-01-03
<法律解析>
一、 法條依據:
(一)、民法第184條第一項規定:「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二)、民法第195條第一項規定:「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同條第三項規定:「前二項規定,於不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大者,準用之。」。
二、 判決主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拾萬元,及自民國一一二年十二月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 判決理由:
(一)、被告於110年10月7日至111年3月31日期間,有無與卓○○逾越一般朋友關係而交往,並發生性行為,導致卓○○111年2月間懷孕?
1.原告主張被告於110年10月7日至111年3月31日間,與卓○○逾越一般朋友關係而交往,並發生性行為,導致卓○○111年2月間懷孕等情,被告雖否認與卓○○交往或擁抱、親吻、發生性行為,但亦自承與卓○○在110年10月7日至112年7月間有密切通訊聯繫,並會在通訊軟體上互相關懷對方、以男女朋友、寶貝等親密暱稱稱呼對方。
2.被告與卓○○既互稱男女朋友、寶貝,並於110年10月7日至112年7月間密切通訊聯繫,且觀諸被告於110年10月7日與卓○○之對話紀錄,卓○○對被告傳送:「....安全到家唷想你了啾啾」之訊息,另於不詳日期傳送「上班加油,跟小腦斧等你回來」、「好想抱抱睡」之訊息予被告,被告回傳「明天抱啊」之訊息予卓○○,顯然與一般交往中男女朋友之親暱對話無異,更提及「抱抱」,並以「啾啾」代表親吻動作。
3.又原告於112年7月間與被告之配偶之對話,原告先詢問被告配偶:「你知不知道被告跟卓○○在外面幹了什麼?如果不知道,我想你是有必要去知道一下」、並表示「你應該去問被告吧,我不想講太多,直接交給法院判決吧」,被告配偶後來回覆:「這件事情我有詢問了,他也全盤脫出,我認為應該約個時間地點當面談妥,趁早結束這有毒關係才是理想作為,雙方都有婚姻關係,最後也是互告,沒完沒了。」,由渠2人之對話談及被告與卓○○雙方都有婚姻關係、應趁早結束此有毒關係,否則會衍生互告之局面,亦可知當時被告配偶詢問被告後,被告已坦承與卓○○發生侵害配偶權益之婚外情而雙雙出軌。
4.再徵諸原告於112年7月15日以傳送訊息詢問被告「你現在想法是想要和解還是走法院?」,被告係對原告表示「我當然希望能和解,讓整件事能告一段落」,並接著與原告洽談約時間、地點商談和解,益證被告與卓○○確有發生婚外情交往等情事,而侵害原告之配偶權益,被告及被告配偶為避免訟累,因而願意與原告商談和解。
5.且本院衡以被告所述與卓○○交往期間非短,會發生擁抱、親吻等親暱行為應屬常態,渠等通訊對話中亦提及「抱抱」、代表親吻動作之「啾啾」等詞,故被告辯稱僅與卓○○曖昧,並無交往、擁抱、親吻等行為,應非事實,不足採信。
6.原告雖主張被告與卓○○有發生性行為,導致卓○○於111年2月間懷孕,惟此業據被告否認,而原告提出之卓○○於111年2月間之懷孕超音波照片截圖,僅能證明卓○○於111年2月間有懷孕,無法證明胎兒係受精於被告。原告雖主張卓○○前揭傳送予被告之訊息「跟小腦斧等你回來」,其中「小腦斧」即是小老虎之意,意指其於111年生肖虎年所懷之胎兒,故卓○○所懷胎兒係受精於被告云云,然依原告與卓○○討論欲人工流產之對話,原告質疑胎兒是被告的,應由被告陪同卓○○施行人工流產,卓○○卻表示「小孩是你的」,原告再質疑與卓○○並未發生性行為後,卓○○仍明確回應「明明就有一次」,可見卓○○並未坦承胎兒是受精於被告,此外原告並未提出其他可證明胎兒受精於被告之證據,則原告主張被告與卓○○有發生性行為,導致卓○○懷孕,即難認為真。
7.原告雖主張卓○○於前揭對話中,有向原告表示「他(指被告)的精子根本不容易受孕」,可證卓○○曾與被告發生性行為,而明確知悉被告精子活性云云,然卓○○傳送前揭訊息當時之動機為何、有無因原告懷疑非胎兒父親,為激怒原告而故意如此陳述,均未可知,其所述之真實性有待商榷,則單憑此對話訊息,實不足以認定被告與卓○○確曾發生性行為。
8.承上,原告主張被告於110年10月7日至111年3月31日期間,與卓○○逾越一般朋友關係而交往,應堪信實,惟原告主張渠2人有發生性行為,並導致卓○○懷孕,則舉證不足而難認屬實。
(二)、被告是否明知卓○○為有配偶之人?被告是否故意或過失侵害原告之配偶身分法益?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第195條第1項、第3項,請求被告賠償精神慰撫金60萬元,有無理由?
1.被告雖否認明知卓○○為有配偶之人,惟其先辯稱認識卓○○時,不知其為有配偶之人,後來112年7月收到原告委任律師寄送之律師函,始知卓○○為有配偶之人等語,但觀諸被告在111年2月間與卓○○之通訊對話,卓○○表示「好想抱抱睡」時,被告回應「明天抱啊」、「還是抱『洪先生』」,已提及卓○○之配偶「洪先生」,本院就此訊問被告,被告又改稱我當時就知道卓○○的配偶是「洪先生」,當時我們那些朋友都知道卓○○有先生,但卓○○都說跟「洪先生」形同末路,所以我知道卓○○有結婚,但我以為她已經離婚,我曾經聽她說已跟「洪先生」沒有婚姻關係等語,然而被告當時是對卓○○表示「還是抱洪先生」,更表示這是揶揄的語氣,倘被告明知卓○○已離婚,理應知悉卓○○不可能會擁抱已離婚之配偶入眠,亦無可能刻意揶揄卓○○與已離婚之配偶,反而是其知悉卓○○仍有配偶在身邊,才刻意揶揄、反諷刺激卓○○,方符常情。
2.又被告之配偶於112年7月間對原告傳送訊息表示:「被告已經全盤脫出,應該趁早結束這有毒關係.....雙方都有婚姻關係,最後也是互告沒完沒了」,可見當時被告配偶詢問被告後,亦已確知卓○○為有配偶之人,且其與原告之對話中,並未提及被告不知卓○○已婚,或受騙誤以為已離婚之相關內容,被告之配偶甚至表示「檢視兩個犯錯的人,我們受害者自己還得在承受一次打擊,也不好受」,尤其被告亦未能舉證證明卓○○曾對其為不實告知,故被告所辯曾聽聞卓○○表示與原告已無婚姻關係,以為卓○○已離婚云云,亦不足採信。
3.況原告之堂姐於109年8月16日以後,有在臉書張貼卓○○與原告、原告小孩及原告堂姐等親族共同出遊之相簿,被告因與卓○○互加臉書好友,而得以從卓○○之臉書瀏覽該相簿,並在瀏覽後在下方按讚,此為被告所自承,並有原告堂姐、卓○○之臉書截圖在卷可按,被告據此應可得知卓○○與原告、原告親族仍有良性互動,應不至於誤認卓○○與原告已離婚,本院因認被告與卓○○婚外情交往期間,乃確實知悉卓○○為有配偶之人。
4.按民法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婚姻係以夫妻之共同生活為其目的,配偶應互相協力保持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而夫妻互守誠實,係為確保其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必要條件,故應解為配偶因婚姻契約而互負誠實之義務,配偶之一方行為不誠實,破壞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者,即為違反因婚姻契約之義務而侵害他方基於配偶關係所享有身分法益之權利;第三人亦不得加以破壞,否則即有悖於公序良俗(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708號、85年度台上字第2054號判決意旨參照)。是侵害配偶身分法益之行為,並不以通姦行為為限,倘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逾越結交普通朋友等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其行為已逾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而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即足當之。至情節是否重大,則應視個案侵害程度、損害狀況、被害人之痛苦程度及忍受能力等個別情事,客觀判斷之。
5.被告知悉卓○○已婚有配偶,竟仍與卓○○婚外情交往,為擁抱、親吻等親密行為,顯已逾越一般異性朋友交往之分際,而屬婚姻關係外之不正常往來,超越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已影響卓○○與原告間忠誠、互信之基礎,破壞原告婚姻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而背於善良風俗,則原告主張被告故意不法侵害原告之配偶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依上述規定,請求被告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自屬有據。
6.又慰藉金之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判例意旨參照)。茲審酌原告為大學畢業,現職為技術員,月收入約9萬3600元;被告為專科畢業,現待業中無收入,分據兩造陳報在卷,及兩造稅務電子匣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所示之財產、所得狀況、暨被告與卓○○發生婚外情之持續期間、尚不足以認定渠等有發生性行為、對原告婚姻生活之圓滿、幸福破壞之程度等一切情狀,因認原告得請求之慰撫金以10萬元為適當。
(三)、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後段、第195條第1項、第3項,請求被告給付原告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2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核屬正當,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資料來源: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13 年度訴字第 249 號民事判決】
#台南律師
#高雄律師
#屏東律師
#免費法律諮詢
#蕭縈璐律師
#鑫鹿法律事務所
諮詢專線:0987-229229
LINE:0987229229